同心同“德”30年———探尋中德合作的“太倉密碼”
????新華社記者 劉亢、張展鵬、楊丁淼、陳圣煒
????要多愛一座城,才會讓嚴謹的德國人一往情深?落戶江蘇太倉25年以來,德國工業巨頭舍弗勒集團先后增資13次。春節后,新一輪增資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項目開工,達產后舍弗勒的產值與稅收將翻番。
????山與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太倉與德國的30年情緣,是一場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
????去年底,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剛一調整,太倉人就迫不及待包機出海。老友相見,分外親切,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太倉日”活動現場,130億元意向投資成功簽約。
????這是3月16日拍攝的位于太倉市高新區的帝希潔具系統(蘇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前100家德企聚集太倉耗時14年,而從第300家到第400家僅歷時三年。“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這句德國諺語正是太倉同心同“德”之路最好的注腳。
????大小觀太倉
????“江蘇大還是太倉大?”這句看似無厘頭的發問,卻是太倉招商團隊早期在德國經常遇到的問題。
????太倉的“大”與“小”,在中德兩國的認知中有著巨大反差:太倉是中國人印象中的“江南小城”,近100萬人口的規模接近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縱使太倉常年保持百強縣前十的排名,但在長三角一眾明星城市的映襯下并不太耀眼。然而在德國,太倉卻大名鼎鼎。
????“先知道太倉,再了解蘇州,最后才聽說它們都是江蘇的一部分。”記者在太倉走訪,德企的回答大多一致,他們甚至更喜歡用太倉經濟開發區(現為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英文簡寫“TEDA”作為太倉的代名詞。
????德國人口中的TEDA,是太倉中德合作起筆之處。20世紀80年代德國大眾落戶上海,外媒并不看好,認為“大眾在上海投資,是將生產線建在孤島上”———汽車生產所需的精密儀器、橡膠、玻璃等配套產業當時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
????工人在位于太倉市高新區的億邁齒輪(太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進行加工作業(3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來自江蘇友好省份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斯坦姆博士卻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他是一家有著百年彈簧制造歷史的家族企業傳承者。1993年,他“試探”著在上海旁邊的小城創建了克恩-里伯斯(太倉)有限公司,生產汽車安全帶中所用的卷簧。
????這粒種子,30年后已長成中德合作的參天大樹。不僅克恩-里伯斯(太倉)從只有6個人的小工坊發展為年產值達15億元的“彈簧大王”;30年間,太倉也成為唯一由兩國聯合授予的“中德企業合作基地”,匯聚德企近480家,累計投資達60億美元。
????“在外資高地蘇州,6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并不算大,但質量之高卻在中國縣級市獨領風騷。”太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剛介紹,太倉制造業德企數量占中國十分之一,“隱形冠軍”企業55家,德國前十大機床企業有六家在太倉落戶。
????只有上海陸域面積約十分之一的“小”太倉,背后有著中國的“大”市場。沒有人能夠想到,1993年汽車保有量尚以百萬計的中國,30年后汽車保有量竟已突破3億輛。
????2005年落戶太倉的威爾斯新材料(太倉)有限公司是冷軋帶鋼領域的“隱形冠軍”。“德國制造企業幾乎都坐落在靜謐的小鎮上,這與太倉的城市格局十分吻合。”德國威爾斯集團總裁薄登伯博士告訴記者,當初投資太倉時決策層還有不同意見,如今看來這條路走對了。
????城市雖小,優勢很大。“緊鄰國際大都市上海,卻沒有大城市的擁擠,歐洲原料進口可直抵建有保稅倉的太倉港。”薄登伯如此稱贊。
????快慢展巨變
????和面、發酵、烘焙……每天凌晨4點開始,在太倉布魯特面包烘焙工坊,各式各樣的傳統德式面包新鮮出爐,這是德國店主高歐文喚醒這座城市的方式。在他的辦公室里,有一本已經發黃的配料表,以最嚴苛的標準和工藝延續德式面包的傳統風味,例如堅持老面自然發酵,醒發過程就要近1個小時。
????面包制作過程雖慢,但網上訂單24小時之內就可運至千里之外的遼寧或海南。快與慢的背后,是德國人對于品質的執著和中國的滄桑巨變。
????3月16日,工人在位于太倉市高新區的威爾斯新材料(太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進行加工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德國人鐘情太倉,得益于舒緩的生活節奏。“這里空間舒朗、親近自然,出門就能見到公園,有種恍惚回到家鄉小鎮的感覺。”薄登伯說。他18年前到太倉建廠時周邊還都是農田,此后平均每年來一次,都會驚嘆于太倉不可思議的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交通物流愈發便利。
????太倉的“慢”,可見于城市的耐心。“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的城市定位提出后,數十年如一日一張藍圖繪到底,塑造出“城在田中,園在城中”的城市形態。產業培育同樣耐得住性子,在各地競相追逐大項目的時候,太倉曾經為了一個落地投資僅100萬美元的德資項目談了5年。由于多年專注于發展汽車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產業,如今造一輛汽車,在太倉便可以找到70%的零部件。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太倉也可以很“快”。聯合汽車電子投資太倉時最大的訴求就是投產要快,高新區僅用10個月就按要求建好了3.4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廠房,也因此贏得后續項目的相繼落戶。去年疫情最嚴重時,供應鏈一度受阻,政府全力支持德企閉門生產,建立“貨運碼”體系,派出工作人員點對點服務企業,將每輛貨車從高速接引入廠。
????高效的營商環境換來的是企業高速增長。巨浪機床、寶適汽車等10多家受訪德企,產值從百萬起步,在十年發展周期內都突破億元。據統計,90%以上早期落戶德企均實現增資擴產。
????產業培育需要“慢”的恒心,產業轉型則要有“快”的反應。太倉一方面引導轉型開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另一方面壯大培育航空航天新增長極,從“深藍”向“深空”拓展,推動18家德企進入中國商飛大飛機意向配套領域和合作企業庫。“航空航天沒有十年見不到成效,快轉型、慢培育符合太倉產業培育的路徑。”李剛說。
????“慢”的特質,契合了德國人對于穩定的追求。記者采訪時甚至發現,多年來負責對德招商服務的團隊,人員調動變化不大。這一印象在組織部門得到證實:太倉在對德合作方面的干部任用注重延續性,服務德企的全生命周期。
????“德國人是很認人的。”太倉歐商投資企業協會主席張臻偉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德國人的性格就像是壁爐,要燒透厚厚的壁磚會很慢,但是熱起來一定會很長久。
????中西兩相宜
????21日晚,在高新區舉行的“春天的信念”中德詩歌朗誦會上,德企高管克里斯蒂安攜中國妻子和兩個孩子登臺,朗誦了德國詩人赫爾曼·黑塞的《幸福》,已在太倉生活8年的這家人在節目結尾齊聲用中文說:“這就是我們幸福的家。”
????2010年,中德發表《中德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公報》,為中德合作筑起了一道穩固的河床,而文化則是其中川流不息的河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德國酒店行業翹楚“瑪麗蒂姆”投入試運營,人們可以邊喝咖啡邊沉浸式聆聽經典,德式餐吧“申德勒加油站”加的不是汽油而是正宗的德國啤酒……原汁原味、獨具特色的德式生活場景在太倉隨處可見。
????2014年德國隊從巴西里約熱內盧捧回大力神杯的那個夜晚,地球另一邊的太倉,中德球迷喝著從德國空運來的啤酒一起縱情歡呼。如今,德國人把球“踢”到了太倉,拜仁慕尼黑足球學校和足球文化體驗中心開放在即。
????太倉已經連續十多年舉辦啤酒節、馬拉松友誼賽、中德藝術家沙龍等活動,并引入中德友好幼兒園等生活服務場所,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安居太倉。“太倉德式生活氛圍濃厚,一如我們的故鄉。”巨浪集團總裁卡斯滕·利斯克說。????
????3月16日,工人在位于太倉市高新區的威爾斯新材料(太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進行加工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文化相融,帶來理念相通。一元學校、一元企業“工學交替”,德國人引以為傲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在太倉完美適配,本地民企開始青睞“雙元制”學生,他們發現培養周期雖長,但工人更有工匠精神、上手速度更快、忠誠度更高。如今,太倉制定了全國首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標準,成為國內最大的“德國職業資格”考試和培訓基地。
????“德國人做企業不在乎擴張上市,而在乎長期穩健的發展,能否做成百年老店。”帝希潔具總經理周路平說,哪怕發展形勢很好,德國人也只求每年平穩的增長,在細分領域深耕,才造就了各個領域的“隱形冠軍”。
????長期處于江南富庶地的太倉人常常自嘲“小富即安”,事實上太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同等經濟體量的縣市中一騎絕塵,“注重發展質效”也是太倉與德國理念相通的注解。
????巴伐利亞中德友好協會經常協助中國城市組織友好交流活動,但常常提前兩周才接到通知,搞得他們措手不及。“但太倉人做事非常德國范兒,他們會提前5個月就確定活動的細節。”該協會執行主席施改革說。“施改革”是他在中國留學時老師起的名字,他非常喜歡。
????歷史的軌跡總是連接著未來的方向。600多年前,航海家鄭和率船隊從太倉瀏河鎮起錨出海,開啟了中國走向世界的新旅程。
????時光流轉,新瀏河一側當年吸引斯坦姆緣定太倉的水杉林挺拔依舊,另一側海運堤上新建成的羅騰堡街區德國風情撲面而來。河水悠悠流淌,訴說著歐洲制造強國與中國江南水鄉的交融共贏,也見證著開放中國擁抱世界的胸襟和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