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賦能產業體系 為新發展格局“夯基”
原標題:賦能產業體系 為新發展格局“夯基”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系列報道之三
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基礎,暢通經濟循環需要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當前,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呈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江蘇是產業大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新發展格局的產業基礎,成為各地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的主要著力方向。
因為“全而不精”,更須“提升韌性”
經過多年錘煉,以實體經濟作為“看家本領”的江蘇,已基本形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且優勢明顯。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門類的國家,而江蘇就有40個。
然而,與全國產業層級分布情況類似,我省多個產業也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去年,我省汽車市場在購置稅減半等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有效拉動下,整體復蘇向好,全年產銷實現正增長。但是,當前產能利用率仍然偏低,產能過剩風險日益凸顯。
“去年,國內汽車總體產能利用率剛剛過半,亟須快速提升,并提高產能集中度。”江蘇悅達集團董事長張乃文認為,未來化解產能過剩風險,既要有序淘汰落后閑置產能,更應進一步發揮頭部國資車企的作用,兼并重組現有閑置產能,盤活有效資產,推動江蘇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作為產業體系支撐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同樣存在“缺口”。“去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規劃,明確了氫能的能源屬性。但大多數地區仍將氫能列為‘危化品’進行管理,致使基層在制氫、加氫產業項目落戶過程中阻力重重。”江蘇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濟萍說,隨著全球氫能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從國家到省級層面建立健全氫能產業管理體系、提升產業安全監管體系、構建產業標準認證體系、完善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打造氫能產業鏈條。
“目前我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僅排全球第18位。包括我省在內,國內多地都在積極探索地熱開發,但由于沒有明確的上網電價等扶持政策支持,地熱能商業發電仍處于停滯狀態,產業發展緩慢。”作為世界地熱能發電第二大公司的“掌舵人”,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建議,政府盡快試點出臺地熱能發電扶持電價政策,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
此外,我省部分高端產業鏈對外依存度依舊較高。外向型經濟優勢突出的我省更為迫切需要提升產業發展韌性,繼續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新型工業化向“深”向“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
既要“強筋壯骨”,也要“脫胎換骨”
眼下,順應產業發展大勢、統籌抓好產業升級成為全省上下發展的共識,各地雖發力側重點不同,但指向一致: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從供給側看,先進制造業是經濟命脈所系,江蘇在先進制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上存在薄弱環節和風險點,這些無疑會使經濟循環受阻而不通暢。”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華桂宏認為,要補齊這些短板弱項,根本上還是要靠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來實現。
以醫藥產業為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鏈上游,從研發到生產所使用的培養基、酶制劑等重要原材料,傳感器、光電倍增等關鍵零部件,大多依賴進口。江蘇是名副其實的醫藥大省,對外依賴度也更明顯。
經過十多年耐心培育,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已達“三千億級”,新的挑戰和機遇也擺在了蘇州面前。“一方面,我們建議探索國家藥監局相關審評審批權限向分中心、省、市級下放,搭建全國生物醫藥信息融通平臺;另一方面,蘇州市自身將構建‘具有蘇州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定為下階段產業發展目標,以產業鏈招商打造產業創新集群、培育更多醫藥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等方式,將蘇州生物醫藥打造成‘產業地標’。”蘇州市副市長張橋表示。
新興產業“強筋壯骨”,傳統產業更要“脫胎換骨”。
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康寧認為,作為傳統制造大省,江蘇提升發展水平和提高發展質量的任務更為艱巨。在向制造業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過程中,傳統產業要建立健全嚴格的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提升產業接續性。
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勛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持續調結構、著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圍繞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構建“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梯次推進的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
優化生產力布局,深化內外“融合度”
以前,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多強調優化產業結構。隨著我省產業層級的不斷提升,下一階段,優化生產力布局將被提到同等重要位置。各地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促進內外產業深度融合。
“白酒產業是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產業。”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告訴記者,洋河股份通過產業規模化、農文酒旅融合化等路徑,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延伸和拓展現代農業產業鏈,“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酒產融合,進一步構建酒都主城區、洋河核心區、洋河釀造產業帶和雙溝釀造產業帶,以及上下游產業‘一主一核兩帶多點’的釀造產業格局。”
優化生產力布局,更重要的是以國際化的格局和全球化的視野,開辟一條不懼競爭、共享發展的產業新路。
我國動力電池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核心產業,近年來在產能和規模方面已在全球具備先發優勢。總部位于常州的中創新航是全球發展較快的新能源企業之一,去年,包括中創新航在內,全球前十名動力電池制造廠家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
“立足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新階段,既要‘全國一盤棋’,推動國內動力電池產業有序發展,也要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促進我國企業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在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靜瑜看來,在做好核心技術保護的前提下,我省動力電池企業要主動出擊,在海外建廠、參與國際競爭、探索與鋰資源大國的合作,增強企業在國際上的參與度與話語權,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放眼未來,江蘇應把產業門類多、產業鏈較為完整的優勢積極轉化為服務全國的效能。”南京大學教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韓劍表示,在當前國際產業“兩頭擠壓”態勢下,江蘇制造業對內需構建以國內為主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對外要深度參與新一輪數字化、綠色化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加快在國際競爭中突圍,為維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貢獻經濟大省的力量。(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