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走進百企|SK新能源(江蘇):外資持續增投 塑造引外資合作樣板
2023-03-31 11:06 來源: 新華網

  編前語: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沖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強信心·走進百企”,通過深入的采訪調研、豐富的融媒形式,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斗的堅定信心。

?

  新華網南京3月31日電(虞啟忠 吉戎昊 施博瀚)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勢頭迅猛,國內外車企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由此也帶動了新能源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SK on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圖為SK on動力電池鹽城基地一、二期項目鳥瞰圖。

  SK on動力電池項目,是韓國SK on株式會社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具有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的行業龍頭。今年以來,鹽城基地項目不斷提升建設及生產經營能力,持續增資擴產提速,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新能源技術突破,力爭銷售對比往年翻番

  2月底,SK新能源(江蘇)產值實現同比近翻兩番,提前實現“開門紅”,預計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210%,為全年開局高開高走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為1079.3萬輛,同比增長63.0%,我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跑者”,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的熱銷,為新能源電池需求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全員將繼續篤定信心,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提升綜合生產管理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動產能提質增效,力爭全年產值突破200億元。”SK新能源(江蘇)公共事務負責人楊岫說。

  在SK新能源(江蘇)展廳中心,集中展示了項目的規劃布局與發展成果。展廳中間的兩面透明幕墻上,擺滿了公司獲得的各類專利及獎項證書。透過展廳里一件件展品和一幀幀視頻畫面,可以直觀感受到SK on動力電池的雄厚實力。

  據了解,SK公司生產的電池始終將性能與安全方面的可靠性作為最重要的價值。目前憑借著SK on獨有的特殊涂覆技術,可以在18分鐘內充電到80%,一次充電可以行駛400公里以上。楊岫介紹,多年來SK on在電池技術創新領域深耕不輟,通過應用高鎳正極材料,在盡可能增加能源密度的同時,確保了優于傳統電池的容量、熱穩定性和循環性能。

圖為SK新能源(江蘇)生產的電池產品。

  外資持續增投,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近年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SK新能源作為鹽城近年來招商引資的龍頭企業,對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深有感觸。

  “鹽城市充分發揮中韓鹽城產業園平臺優勢,不斷拓寬對韓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全方位、全領域帶動人文交流、優化營商環境。”楊岫表示,國內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無微不至的服務,為培育和支持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給SK新能源(江蘇)發展帶來了廣闊機遇。

圖為SK新能源展廳展示的產品。

  據了解,疫情期間鹽城政府與SK新能源(江蘇)緊密協作互助,科學組織施工,將原本一期一棟兩年的工期實現一年完成。項目建設的“鹽城速度”受到韓方點贊,堅定了SK新能源(江蘇)在鹽城深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企業隨即將一期項目投資額從18億美元增加到20.1億美元、產能從20GWh提高到27GWh。

  目前,SK on動力電池鹽城項目共建設了兩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落地總產能已達57GWh,總投資45.4億美元,總占地面積達1215畝。其中一期27GWh項目已經實現全面投產,二期30GWh項目廠房主體基本竣工,韓方設備正陸續進場安裝調試,2023年8月達到試投產條件。

  楊岫表示,項目的建成投產,是中韓合作的現實典范,“鹽城基地目前已經成為韓國SK on株式會社全球各地投資項目中產能發揮最快、營收增效最佳、經營最為穩定且投資回報最高的項目。”

  近年來,在新能源動力電池投資熱潮下,江蘇鹽城現已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鏈聚集地之一。2021年以來,包括比亞迪、SK on、蜂巢能源、星恒、耀寧科技等電池企業加速在鹽城投資建設。眾多電池項目落戶鹽城,吸引著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頭部企業紛紛入駐,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我們對新能源行業發展和中國市場拓展充滿信心。SK新能源(江蘇)將依托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與中國市場共成長,形成更多協同創新、模式創新的良好成果,攜手共同構建綠色協同的生態系統和美好明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楊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