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團隊真心付出守護患兒
原標題:走進南醫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團隊——
真心付出,只為孩子們“安心”
4月4日,“心佑工程”青海行第八批患兒中的12名孩子,完成手術身體康復后,在家長和“心佑工程”團隊成員陪同下出行游玩。
就在半個月前,這些孩子的心臟上還有一顆“定時炸彈”,而“拆彈人”正是“心佑工程”團隊。新疆、青海、西藏、貴州、陜西……近10年來,團隊成員前往全國13個省、自治區,篩查逾10萬人,免費救助了1000多名先心病患兒。
為了共同的情懷而集結
2014年,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成立,沒過多久就有一位患兒前來就診——9個月大的晨晨還不到6公斤,出生3個月被確診患有先心病。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看著晨晨媽媽無助的眼神,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慶國沒有半點猶豫,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發動醫護人員獻愛心,同時向院領導請示免除了孩子住院手術費等費用。一個月后,晨晨康復出院了。
類似困難家庭的患兒還有很多,怎么才能幫助他們?免費救助困難家庭先心病患兒的“心佑工程”誕生了。李慶國回憶,起初團隊只有幾個人,一個手術下來經常要八九個小時,護士長汪露一直守在病人床邊,生怕有什么意外。
“心佑工程”團隊開始利用周末時間自駕往返到蘇北地區鄉鎮篩查,工作量也隨之增加了很多。團隊成員袁振茂有過用心臟彩超儀一天做176例的紀錄,一旁用聽診器篩查的醫生甚至會把耳朵磨出血。在新疆掛職的干部得知“心佑工程”,便建議團隊到新疆篩查,那里地處高原,患有先心病的孩子很多,治療條件相對也比較差。
不能讓患病的孩子失去手術機會,不要再讓患者及其家人“做選擇題”——為了提高救治能力,李慶國牽頭成立心血管中心,有機整合心外科、心內科、重癥監護室、麻醉科等救治資源。“我們這個團隊的成員,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奮斗,那就是救助更多先心病患兒。”
帶著柔情多年呵護與堅守
隨著“心佑工程”的愛心地圖越來越大,救助的患兒越來越多。“我們做了大量護理以外的工作。”汪露說,比如這次從青海來了52名患兒,加上家屬共100多人,對他們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等都要考慮到。
剛開始投入“心佑工程”時,汪露的兩個孩子還很小,丈夫發現買回家的玩具總是“不翼而飛”,原來是被她“順手”拿去了醫院。看到患兒家屬拿出散裝在塑料袋里的奶粉沖給孩子喝、自己就吃咸菜和饅頭,汪露會一把扯下工卡說“刷我的卡”,讓其到醫院食堂吃飯。團隊的護士們也常常自掏腰包給這些患兒買東西。
即便現在很多心臟手術已經是微創,患兒術后3—5天就可以完全恢復,但護理團隊從不敢掉以輕心。病情會不會變化?萬一出現并發癥怎么辦?穿刺點出血沒有?孩子生命體征平穩吧?在圍術期,護士們穿梭在病房內外,做著大量解釋和監測工作。
“心佑工程”團隊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與時間賽跑。“每次出去篩查,我總有種緊迫感,生怕晚了一步、就讓一個孩子錯過了能手術的時間。”醫師耿直記得,疫情期間一名西寧的患兒病情危重,但當時交通不便,家長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你相信我,就找救護車把孩子送來南京。”他不僅幫忙聯系了救護車,還一路和孩子家長保持通話、為他們鼓勁。患兒抵達南京后手術很成功,快出院的時候恰逢春節,他換上了一身喜慶的衣服,提著燈籠在病房里跑來跑去,那個畫面耿直一直記著。
不被理解的時候也很多。“又被人當成騙子了!”“又被人翻白眼了!”耿直有時也感到委屈。“遇到困難也是正常的,只要我們自己知道這件事有意義就好。”李慶國安慰他。
耿直不諱言自己曾經的“失敗”,5年前,6個月大的灌云縣患兒彤彤(化名)病情危重,雖然手術順利完成,但術后一個月,孩子離開了人世。今年過年,耿直收到了彤彤媽媽發來的短信:“耿醫生,我現在終于從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來了,還是想和你說一聲新年快樂,感謝你對孩子的幫助。”那一刻,耿直的眼圈紅了:“我們沒把別人家的寶貝好好交還回去,但她還感謝我們……這個世界有太多美好,在我想放棄的時候支撐著我。”
點燃“星星之火”匯集更多善意
“心佑工程”團隊開展工作以來,每每想到還有許多先心病患兒在等待救治,李慶國就覺得任重道遠。“預計現有100萬—200萬名先心病患兒,每年還要新增8萬—10萬,但我們一年的手術量是有限的,憑借一己之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更多人加入。”
很多縣市級醫院甚至沒有心臟彩超等診斷設備,有的地方則是有設備、但醫生不會使用或操作水平有限,先心病漏診誤診的現象因此并不鮮見。
培訓更多心臟超聲醫生,讓星星之火燎原。2015年起,南醫大二附院啟動了“心臟超聲醫生免費培訓計劃”,截至目前,已經為蘇北地區培訓近百人。第一批進修學員中,來自泗洪天崗湖醫院的陳靜林在培訓結束返崗后第二天,就用超聲診斷出一例兇險的主動脈夾層,這給李慶國留下很深的印象。據介紹,迄今為止該院已培訓進修醫生、西部對口單位醫務人員500多人,以及基層醫護骨干1萬多人。2018年李慶國到青海掛職鍛煉期間,還幫助建立了青海省心血管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青海大學心血管中心。
這個團隊吸引了越來越多技術骨干加入。王波在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工作了10余年,去年和李慶國在一次手術中合作,聽他說起“心佑工程”團隊在做的事,被深深打動了。“這個團隊的成員太純粹了,我愿意加入,這樣的團隊和工作無法錯過。”幾乎沒猶豫,他打算來到南京從零開始。
就在不久前,汪露也收到了一個令人開心的消息——多年前團隊救治過的一個小女孩即將從護理專業畢業,其母親聯系汪露詢問孩子是否可以到她所在科室實習。“這個孩子以另一種身份再回到護理團隊、播撒更多的愛心,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蔣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