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6個項目獲全國創新大賽最高獎 獲獎數居首位
原標題:江蘇16個項目獲全國創新大賽最高獎,獲獎數居全國首位——
顛覆性技術如何變成變革性產業
近日,科技部主辦的2022年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落下帷幕。經過半年多角逐,74個項目從28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摘得大賽最高獎——總決賽優勝獎。其中江蘇占16席,獲獎總數居全國首位。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掌握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創造性的顛覆性技術,將是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變量”。登上最高領獎臺之后,這些顛覆性技術落地及產業化需要闖哪些關?記者就此采訪了參賽項目團隊及有關評審專家。
第一關:直擊痛點
改變“游戲規則”,啃下“硬骨頭”
什么是顛覆性技術?科技部對參賽項目提出一系列要求,“可改變游戲規則”“開辟新型技術發展模式”“超越原有技術并產生替代”是關鍵項。
“無論是在性能指標還是成本方面,真正的顛覆性技術,應該具有‘替代性’的創新。”在大賽評審專家、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保事業部主任陳文君看來,顛覆性技術體現一種革命性的變化,是通過新的科學原理衍生出的新技術,而符合這一標準的技術鳳毛麟角。他認為,可從兩方面來理解“顛覆性”:一種是“改變游戲規則”,新技術具有碾壓性優勢,能完全超越原有技術并替代其向前發展;另一種是同賽道競爭者在不同的技術路線上競爭,運用各自的技術特點和優勢,向不同技術需求、市場領域開疆拓土。
顛覆性技術,可極大解決原有技術的痛點和實際應用問題。
“顛覆性技術可能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也可能是技術改進,都有可能給未來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能源光電子研究室副主任吳疆介紹,他們獲得優勝獎的項目“應用于空間飛行器的新型鈣鈦礦光伏技術”,修正了傳統太陽能電池剛性、笨重的缺點,將大幅減輕各種應用飛行器的載荷重量,對空間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我國無人機、高空氣球、近地通信衛星群、空間發電站等戰略平臺的國際競爭力。
針對以帕金森病為代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干細胞創新藥研發、生產與臨床轉化,是生物醫藥領域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士澤生物獲優勝獎項目“臨床級多巴胺能亞型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項目的研發與產業化”,有望通過細胞替代性移植治療的方式,從根本上逆轉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為數百萬帕金森患者帶來治愈的希望。“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和飛躍,都離不開顛覆性技術。”士澤生物創始人李翔表示,未來將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設計、工藝、材料、質量等方面入手,逐項攻克技術難關,努力走在同賽道最前端。
第二關:培育孵化
顛覆性技術存量,江蘇居全國“第一方陣”
2851個申報項目,348個入圍公開海選領域賽,157個晉級總決賽,74個獲得優勝獎——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江蘇16個優勝獎的戰績是如何取得的?
支持顛覆性創新,江蘇敢為人先。《江蘇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提出,改進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形成機制,對于具備“顛覆性、非共識、高風險”特征的重大原創項目,探索建立頂尖科學家署名推薦、隨時申報、開通綠色評審通道等機制,推進“負責任、講信譽、計貢獻”評審機制改革試點。健全完善基礎研究科技獎勵等激勵機制,對自由探索和顛覆性創新活動建立免責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
陳文君在長期的工作調研中發現,江蘇的顛覆性技術存量居全國“第一方陣”。他分析,江蘇政府部門、高科技產業園區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和科技創新創業,有助于形成技術人才集聚、技術創新活力迸發的氛圍。政策先導性較強、科教資源雄厚、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齊全,像“吸鐵石”一樣吸引著優質技術項目和團隊。江蘇連續兩年組織省內企業和高校院所的創新項目參加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一批戰略性、前瞻性技術領域方向的顛覆性技術被挖掘出來。
在陳文君看來,“揭榜掛帥”項目最能反映當前哪些領域亟需顛覆性技術。在本屆大賽“揭榜掛帥”榜單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綠色技術成為重點“揭榜”領域。其中生物醫藥聚焦免疫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技術,電子信息領域聚焦碳基半導體技術和量子計算與測量技術,綠色技術聚焦脫碳固碳方向。
探索顛覆性技術“發現—遴選—培育”新機制,江蘇營造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的良好生態。在科技部最終遴選進入現場比拼的53個“揭榜掛帥”項目中,江蘇強勢占據14席,這充分驗證江蘇產業布局與顛覆性技術需求高度吻合。
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憑借“針對腫瘤微環境靶點E全新結構TCR融合CAR細胞治療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成功“掛帥”,摘得優勝獎。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永軍告訴記者,該項目的顛覆性在于細胞治療技術的靶點創新、結構創新和模式創新。“靶點篩選的難度不亞于‘沙里淘金’。CAR結構改造也非常難,技術人員前后構建了好幾百個不同結構,從中選出符合顛覆性技術標準的高效率信號鏈TCR融合CAR結構。”
第三關:成果轉化
從研發到量產,“持續性”是關鍵
“聚焦對產業具有顛覆前景的技術項目”,大賽對參賽項目有明確的要求與期待:應與產業結合緊密,通過形成新工藝、新產品或新模式,利用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換代,改變行業主流產品和市場格局,推動相關產業乃至全球經濟的革命性、顛覆性進步。
因此,顛覆性技術還面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嚴峻考驗。
“目前,我們實驗室里的超輕柔太陽能電池樣機已實現超高功率質量比,但針對成果進行大規模落地轉化,任重而道遠。”吳疆表示,下一步將進行工藝放大,完成從研發級小面積器件到量產級大面積組件的轉變,以產量攤平成本。另外需要進行產品穩定性認證,計劃以低空無人機相關產品為跳板,分階段實現項目產品飛行器領域應用目標。
李翔認為,實現高品質、安全、低成本的干細胞創新藥規模化生產,才算是真正的研發成功。目前,其團隊在臨床級iPS衍生的多巴胺能亞型神經細胞產品開發上,取得了關鍵的前期突破,基于團隊自研的新一代分化工藝,可更好制備出高純度的亞型特化多巴胺神經前體神經細胞產品,相關質量標準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在多種臨床前動物模型上進行了評估和驗證,成藥性優異,預計2024年核心管線進入臨床階段。
對于產業化,劉永軍表示,所研發的創新藥上市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已經將相關技術進行了不同程度轉化,未來將通過企業戰略合作加速轉化。“我們一直在進行技術更新,目前找到了腫瘤代謝特異性靶點,將和國際一流放療公司合作開發,正在布局通過mRNA技術實現體內轉導的新型細胞治療技術。”艾洛特的細胞治療創新技術已于去年通過科技和倫理審查,獲得武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臨床資格,今年3月份臨床實驗進入項目實施階段。
劉永軍深刻認識到,在生物新藥創新技術研發與轉化中,顛覆性技術意味著突破傳統的技術框架和體系,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大幅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并在未來改變產業格局、帶來產業鏈創新發展。
第四關:形成產業
政產學研資合力,推動成果“跳級”前進
加快顛覆性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政產學研資各方都在努力。
記者了解到,大賽獲獎項目將被推薦進入科技部顛覆性技術備選項目庫。同時,大賽將協助為優勝企業對接創新資源,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開展系統的深度孵化服務,助力成果轉移轉化,推動形成顛覆性技術產業。
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設置了國家顛覆性技術創新專項。蘇州思萃電子功能材料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參加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的獲獎項目“具有超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研發及產業化”,已成功獲得該專項支持。“這種高溫壓電陶瓷,是研究所專門為中國石油測井研發的材料,解決了此前需長期依賴進口的問題。”項目負責人欒鵬介紹,此材料適用于260℃高溫使用環境,涉及的高溫換能器、傳感器,在電力、核電、航天航空領域也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各地紛紛爭搶顛覆性技術創新團隊,吸引其落地轉化。例如,蘇州高新區推出顛覆性項目專項直通車,建立人才專項、項目專項、基金專項、服務專項機制。對于符合相關要求的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獲獎項目,其負責人可以直接立項為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最高享受300萬元項目經費;項目可直接享受蘇州高新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支持,并優先獲推薦申報省、市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最高可享受1500萬元左右的資金支持。蘇州高新區還設立了5億元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對項目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股權投資,提供股權融資、信貸、擔保、融資租賃、投貸聯動等全鏈條資金服務。
位于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的蘇州藍馬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憑借“新一代的實體瘤免疫細胞療法:腫瘤微環境重塑型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MER-TIL)”榮獲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優勝獎。2022年以來,楓橋街道新引進創新型企業228家、高質量科技型項目75項,加速各類創新資源集聚。
為解決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早期募資的“市場判斷失靈”“社會投資機構不敢出手”等問題,江蘇產研院與項目團隊合作,通過“撥投結合”模式,用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財政資金先按科研項目形式投入,如果完成既定研發任務并獲得市場化融資,前期投入轉化為公司股權,江蘇產研院參照市場化方式管理或退出;如果項目未完成預期研發目標,則寬容失敗,項目結題驗收,江蘇產研院保有項目轉化權利。
可喜的是,投資界敏銳關注到一些具有潛在顛覆性的前瞻性技術。陳文君發現,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階段在不斷“跳級”前行,“投資界的專業性越來越強,專業學術論壇上投資人的身影越來越多,挖掘好項目的競爭愈發激烈。我們期待看到這樣的場景——高校科研院所門口,投資者排著隊登門拜訪。”(程曉琳 蔡姝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