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破除“閉門造車”,培養更多“管用”工程師
原標題:工科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契合度亟待提高
破除“閉門造車”,培養更多“管用”工程師
4月4日,教育部等五部委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在深化新工科建設方面,對現有工科專業全要素改造升級,將相關學科專業發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過程。
工科人才對于制造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師”被定位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培養新工科人才,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契合度,亟待破題。
跳出“象牙塔”
人才培養對接企業急需
中國工程教育規模居世界前列,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工程技術人才,涌現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人才,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但是,“工科理科化”現象、畢業生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也引發業內人士的關注。
“江蘇是全國制造業規模最大、產業門類最全、產業鏈配套能力最強、產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然而制造業總體上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許多產業面臨工程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問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表示,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江蘇制造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部分行業技術受外方掣肘,培養壯大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水平工程師人才隊伍任重道遠。
企業渴望怎樣的工科人才?“我們希望招到實踐經驗豐富和動手能力強的畢業生。”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李長峰表示。這是一家機器人智能裝備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要求是能繪圖、會組裝調試。“會畫圖紙是機械設計專業畢業生基本技能,但從招聘情況看,部分畢業生的圖紙還停留在理論層面。簡單來說,他們畫出來的圖紙尺寸和精度不夠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藝,甚至找不到機床加工,加工的師傅也看不懂。”
李長峰告訴記者,如果新進員工缺乏實踐經驗,就需要企業自行培養。畢業生校招入職后培養周期為3—6個月,培訓期間學員的工資和社保等都是企業的成本。對于企業而言,若能招收到具備一定實踐經驗的學生,無疑將為企業節本增效。
與大型企業相比,很多中小企業往往缺乏完整制造體系。他們迫切希望找到“一專多能”的總工程師,但是這樣的人才更難得,又由于種種原因流動性大,因此非常緊缺。
“在人才培養上,不少高校的確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不僅學生缺乏實際操作的訓練,甚至部分老師也沒走出過‘象牙塔’。這就導致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出現人才技能不全面、技術水平偏低,復合型人才緊缺的局面。”鹽城工學院副校長王偉坦言,“這就相當于一個缺乏實操經驗的廚師,他對于油鹽醬醋等各種調料的原理和構成非常清楚,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調配調料讓菜品更好吃。”
投身“做中學” 產教融合造就更多“成品”
新形勢、新變化、新需求也在倒逼高校轉變辦學思路、提高育人水平。“工科專業學生最忌‘閉門造車’。產學研合作是當今大學建設新工科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工程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智能建造與管理系黨支部書記佘健俊表示。
去年8月,南工大2019級研究生周逸倫入職中建八局三公司。事實上,他在研一時就開始參與該公司的項目運作。2019年5月,中建八局與南工大聯合打造智慧建造研究中心,鼓勵學生和工程師共同研究行業前沿熱點、直接對接工程現場。早已熟悉工作模式的周逸倫,在正式上崗后上手很快。
授課教師對學生的培養起著關鍵作用。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方海表示,學院既鼓勵教師“走出去”前往企業掛職鍛煉,也積極對接行業龍頭企業,將企業工程師“引進來”為學生授課,并將企業的項目案例引進教材中。他透露,學校正在建設的交叉學科大樓就是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中的一道“真題”,以這棟大樓為例,學院師生設計團隊與城建學院、建筑學院、施工單位等多個團隊一起組成小組,“真題真做”協同攻關技術難題。
高校采用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聯合研發攻關,既可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也能夠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我們直接在企業給同學們上課,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在‘學中做’‘做中學’。”鹽城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熊新舉例說,此前學院的一項降低車輛制動器嘯叫的產學研成果落地,被成功運用到生產中。
“過去,高校本科生的培養模式往往是‘寬口徑、半成品’,隨著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高等教育從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漸演變成‘大眾化教育’乃至‘普及化教育’;如今,越來越多的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正逐漸轉化,要求‘定崗位、出成品’。”鹽城工學院機械優集學院院長周臨震表示。優集學院由鹽城工學院與西門子共建,學院“預就業”模式深受畢業生與企業的好評。學生大一至大三在校內學習,大四時作為企業技術團隊成員前往西門子上海研發中心、天納克、ABB、中船等世界500強企業或跨國公司參加“預就業”實習。“從‘預就業’的反饋來看,95%的學生與實習單位成功簽約或被推薦就業。”
在周臨震看來,同樣是校企合作,不同層次的高校和人才培養也呈現出一種階梯模式。“研究生要解決的是0到1的問題,本科生解決的是1到N的問題,高職學生一般更體現出現場工程師的作用,各有側重。”
革新“學院派”
全程都有企業深度參與
為了更好地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教育部從2010年起就推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去年9月,教育部提出成立首批18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東南大學等10所高校入選首批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名單。
今年9月,東南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將迎來第一批新生。“卓越工程師學院最鮮明的特點是先有項目,再根據項目招生,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東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耿新介紹,“項目必須來自工程實踐,且必須是流動的、競爭的。如果學院或導師想要拿到卓工學院的研究生指標,就得申報卓工項目。”據了解,目前卓越工程師學院首批共選取6個項目。學生在碩士或博士一年級時,主要在學校完成課程,而從第二年開始就必須到企業去。
耿新表示,有些項目可能涉及多個院系、多個學科,本身就是一個學科交叉的狀態。卓工項目源于企業,企業也投入不少經費、設備等,因此他們更看重能否實現技術攻關,而不是論文數量。
這種創新的“學院派”人才培養模式,全流程都有企業深度參與——在招生階段,企業專家到場,考察學生是否適合項目研究;在制定培養方案階段,企業同步考察學生在研究中發揮的作用、推進的關鍵技術節點等,作為學生能否拿到學位的依據。
“培養卓越工程師,必須調動好高校和企業兩方面的積極性。”劉慶告訴記者,省產研院自2019年起啟動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突出實踐導向、產業導向。以校內外雙導師指導、產業實踐獎學金激勵,與合作高校共同推進產教融合育人。4年來,省產研院與國內72家高校院所達成戰略合作,累計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超過5400人次。“我們把培養環節前移,同高校一起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解決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脫節的突出問題,加快提升卓越工程師培養質量,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
創造“好環境”
留住更多優秀工程師
怎樣才能稱作一個好的工程師?王偉認為,“既要有系統思維,又要有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他們不僅需要知識與技能,也要具備工程師素養,保持終身學習能力。畢業生進入企業后,他們的培養并沒有結束。加強對工程師的技術培養、塑造工程師精神也是企業留住工程師人才的關鍵一環。”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徐康寧表示,對企業來說,培育人才成長沃土,首先要改善研發工程師的薪酬體系,讓優秀人才愿意留在一線。企業重視研發人才的價值、善于培養人才,也會得到相應回報。比如,對于生物醫藥等研發周期較長的行業,更應給研發人員較為寬容的成長空間,讓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我們對核心員工實施長效激勵機制,當企業與核心員工成為命運共同體時,可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車戚墅堰所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成龍介紹,在前不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中車戚墅堰所同步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計劃,在關鍵崗位工作并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具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可自籌資金共同成立員工持股平臺實現持股。
隨著技術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一線工科人才選擇“回爐”高校,更新技能。3月下旬,省數字經濟卓越工程師高級研修班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辦。學員趙春峰是AI企業碩與碩(江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表示,技術更新太快,元宇宙、ChatGPT等新名詞與元素不斷涌現。對于工科人來說,產品迭代需要與時俱進的技術知識作底層支撐,只有不斷學習,跟上新技術發展趨勢,才能站在時代前沿,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葉真 謝詩涵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