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滿、貨運暢、外貿增——江蘇鎮江丹陽眼鏡產業一線見聞
挑選款式、排隊驗光、等候取鏡……連日來,在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國際眼鏡城,前來選購眼鏡的顧客熙熙攘攘,懸掛各地號牌的車輛把停車場停滿了。
作為全國鏡片生產基地,丹陽眼鏡一季度生產和銷售實現平穩增長。“門店銷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存量配鏡需求釋放比較明顯。”一家大型眼鏡店的負責人徐東森介紹,該店一季度月均營業額約40萬元,長三角周邊城市的不少顧客組團配鏡。
丹陽年產鏡片4億多副,形成了設計、生產、銷售、物流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集聚相關企業1600多家,從業人員約5萬人。
在萬新光學集團的定制鏡片車房加工中心,工人在進行鏡片合模工序。新華社記者劉宇軒 攝
萬新光學集團是當地最大的樹脂鏡片生產企業,在其定制鏡片車房加工中心,記者看到,經過十幾道工序設計打磨后的鏡片,被分批放置在圓形托盤上,送入真空鍍膜機,一道道強光過后被鍍上不同類別的光學薄膜。
依托智能化車間,根據客戶需求量身打造功能型鏡片,已成為不少眼鏡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增長點。“目前,定制化鏡片產能每天已突破21000片。”萬新光學首席運營官鐘劍飛說,隨著內銷需求充分釋放,加之庫存鏡片較少,目前已恢復全部車間產能,還將招聘技工,把“兩班倒”轉為“三班倒”。
在生產車間外,一輛廂式貨車正等待接貨。記者了解到,定制化鏡片對物流時效要求很高,普遍要在48小時內將產品交付經銷商和門店。貨車司機賀現非說,高速公路上貨車明顯多了,以前很多貨主訂單少、需要“拼車”,現在可以整車發貨,返程空跑或長時間等貨的情況少了。
運輸工人正在把打包好的鏡片裝車。新華社記者劉宇軒 攝
外貿也表現搶眼。鎮江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丹陽眼鏡類出口貿易額達11.01億元,同比增長10.83%。
丹陽市軍明物流有限公司長期從事丹陽到上海的貨運專線運輸,在當地占有較大市場份額,一季度該公司發往上海港口和機場的貨運量同比增長約一成。“除歐美傳統外貿市場外,新增不少中東和東南亞的訂單。”該公司法人代表李明說。
今年2月份,丹陽市組織16家眼鏡企業的代表們飛赴意大利參加光學眼鏡展。丹陽還實施了一攬子扶持政策,包括推進眼鏡企業“智改數轉”、支持穩崗就業、服務跨境電商和出口退稅等。
丹陽市眼鏡商會會長湯龍保認為,從一季度各項數據來看,丹陽眼鏡出口和內銷均呈現良好勢頭,盡管還面臨一些潛在的市場壓力,但企業家們普遍預期向好、信心滿滿。(記者劉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