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大姐”,鄉村振興沖在前
一位“躍龍門”的大學生,本可以在大城市有份不錯的工作,卻選擇“回農門”種地。10年時間,她從種植小白成為“創業明星”,還帶領鄉親走上了致富路。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連云港市海州區新壩鎮小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瑤。日前,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江蘇省委決定授予徐瑤江蘇“最美青年”榮譽稱號。
1992年出生的徐瑤是新壩鎮人。大學畢業后,當她為留在城市工作還是回鄉創業猶豫時,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美麗鄉村”戰略規劃,讓徐瑤打定主意回到農村。
創業方向怎么選?具體怎么做?通過實地調研,徐瑤將目光放在了高效農業上。“大白菜、西瓜都是新壩的特色農產品,但因為種植技術落后、銷售渠道閉塞,一直收益很差。只要有現代農業的思維,一定能把特色產業這篇文章做好。”于是,徐瑤向家里人提出一個大膽想法:把婚房賣了用作啟動資金,承包10畝地種西瓜。
“一開始是真苦啊,什么都不懂,都是靠自己一點點摸索過來的。”徐瑤通過查資料、找專家、學技術,引進新品種,不斷汲取經驗,靠著一股韌勁,當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
隨著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徐瑤沒有安于現狀,又有了新想法——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種植技術,帶領更多村民創業致富。2013年,她聯合村里10余戶村民成立連云港曙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大白菜、西瓜等農產品遠銷上海、南京等地,當年凈賺120萬元。
2019年,徐瑤通過統一選拔考試,留村任職,成為名副其實的“火車頭”。除了種植蔬果,徐瑤還帶領村民搞起了現代化生態種植養殖和休閑旅游。短短4年,小蕩村集體收入就從19萬元提升到80多萬元。“現在搞大棚、搞養殖,收入比以前明顯增加。”小蕩村村民孫學霞說。
對徐瑤來說,村集體的寶貴資金要“用在刀刃上”。近幾年,村里先后投入80多萬元開展環境整治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1200多畝農田因河水倒灌受災的問題;在便民區內增添健身器材,定期開設鄉村大舞臺和講堂活動,豐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切切實實的變化,贏得了鄉親們的稱贊。“現在村里路平了、景美了。這個‘小大姐’,不一般,俺們農村就需要這樣的帶頭人。”
“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手里拿著的這個就是咱們新壩鎮特產——拿比特西瓜,我們的西瓜瓤沙、味甜、汁多,口感非常好……”眼下,天氣漸熱,正值西瓜上市旺季。在新壩鎮大學生返鄉創業聯盟電商直播間里,幾名年輕人正進行網上直播帶貨。“返鄉創業,徐書記是我們年輕人的榜樣。大家希望跟她一起把新壩的品牌打出去,吸引游客走進來,看看我們新農村的新面貌。”小蕩村委會副主任鄭超說。
如今的小蕩村,電商直播走俏、蔬果物暢其流、鄉村旅游火爆……徐瑤也憑實績收獲了一項項耀眼的榮譽,她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首批鄉土人才“三帶”新秀培養對象等榮譽。今年,徐瑤還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她坦言,“基層工作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要有耐心。我是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來給群眾添堵的,以心換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劉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