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吳江:“破繭”闖出“新絲路”
孟夏之月,萬物并秀。位于江浙滬“金三角”環抱之中的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一片生機盎然。驅車沿著盛澤鎮南三環高架橋自西向東行駛,一路上車流涌動,交通運行繁忙。
“沒想到一個小鎮就有‘三環’,早晚高峰還堵車。喲!這里還是‘中國絲綢第一鎮’。”跟隨記者一路調研的司機師傅說道。順著師傅的示意向窗外眺望,右前方高聳的白色冷卻塔,漸行漸近。塔上“盛澤”二字以及水鄉場景彩繪畫,讓這高55米、底部直徑約48米的冷卻塔,看起來像是一處“文化地標”。
盛澤鎮是吳江的經濟重鎮,也是知名的“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這樣一個占地150平方公里、人口40萬的江南小鎮,走出了大批優秀民營企業、誕生了兩家世界500強,是目前全球紡織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盛澤鎮現有紡織企業近3000家,打造了全球少有的‘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從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吳江區委常委、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沈春榮說,產業發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老板”也是從“草根”起步,一步一個腳印把企業發展壯大。
近年來,吳江還通過對“一根蠶絲”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串起了當地絲綢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使得這一古老而美麗的傳統產業“破繭重生”。
走進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車間,只見一條條生產線有序排列、一臺臺紡織設備不停運轉,這里正加工著一款高密超薄面料。將小粒徑的復合粉體材料均勻分散在纖維中,不僅能夠對進入面料的紫外線進行反射、散射,使得面料具備優異的抗紫外線功能,而且能夠快速散熱,具備優異的接觸冰涼特性。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部分入場服的高檔面料就誕生于此。
在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一根絲”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化學纖維作為紡織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助推紡織行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基礎。”蘇州市吳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陳建剛說,“一直以來,單絲(超細纖維)做到0.5dpf(1萬米重量0.5克),是化纖領域難以突破的瓶頸。盛虹將單絲細度做到了0.15dpf,直徑相當于頭發絲的1/30,也因此盛虹制定了我國化纖行業第一項國際標準。”
目前這家由盛虹控股集團牽頭組建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已集聚百余家龍頭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單位,在納米纖維、阻燃纖維、無銻纖維等多方面實現技術突破。
以天然蠶絲為原點,吳江不斷延伸產業鏈、拓展新賽道,把“一根絲”做到極致,并以“絲”為媒,由“線”到“面”,培育出絲綢紡織、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以及新材料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31家上市企業、50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萬家市場主體。
今年2月,由吳江與賽迪顧問聯合推出的“先進材料發展指數”正式發布,這一指數也稱為“吳江指數”。憑借自身在纖維材料、薄膜材料、磁感應材料等領域積累的良好基礎,吳江十多年來持續培育的新材料產業,如今已成長為當地第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從“一根桑蠶絲”到“一根化纖絲”,從“面料”到“新材料”,吳江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創新中領跑,在探索中求變。
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銘說,絲綢紡織是吳江傳統優勢產業,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下一步,吳江將立足資源優勢,厚植產業根基,在先進材料、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加快形成高端創新集群,促進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以產業全面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潘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