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共推體制機制“軟聯通”
原標題:沒了條條框框,多了共贏賽道——
長三角共推體制機制“軟聯通”
編者按
這是一片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以不到全國4%的土地面積,創造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自2018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聚焦重點領域協同推進、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重大項目強化落實、重大平臺深化合作,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現三省一市如何勠力同心凝聚強大合力,以各揚所長的務實之舉,彰顯服務全局的責任擔當。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長三角三省一市正以“一家人”姿態,承載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代重任。
過去5年,滬蘇浙皖動作頻頻,各揚所長、協同發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其中,在制度創新上強化集成,是最具“含金量”的改革舉措之一。長三角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凝聚強大合力,先行探索現代化的路徑和規律。
重點突破,推動國家戰略落地落實
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在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布局等方面,有著扎實根基。如何深入挖掘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巨大潛力、使之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經濟紐帶,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打造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意義在于,在強化‘產業+創新’聯動融合基礎上充分整合資源,以便持續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打造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江蘇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志高認為。
那么,如何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協力做實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獲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方案》給出了答案。“在編制方案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上海的創新優勢和江蘇的制造優勢,在平臺建設、體制機制、要素集聚等方面,以更新更實的舉措,著力探索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笔“l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不僅爭取了國家發改委批復方案,還制定《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任務清單》,將國家方案細化為江蘇的98項重點任務、重要載體及重點改革事項,會同上海制定重點任務分工清單,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聚集地、全國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長三角科創產業融合發展樣板區。
堅持用好重大政策,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落實,綱舉目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在江蘇落地落實。我省落實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方案》,圍繞生態本底保護、綠色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的生動范本。同時,我省參與制定《關于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批政策,助力長三角地區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打破藩籬,促進資源要素跨域流動
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于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過去5年,在科技互聯互通、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長三角共同發力、協作推進,促進資源要素跨域流動,破解跨域治理難題。
“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我們就向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綜合服務中心提交申請,加入了試點?!碧K州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孫靜告訴記者,藥明巨諾參加的是長三角區域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結果互認改革試點,通過評估結果共享互認,解決同生產商、同種特殊物品在不同關區需重復實施風險評估的難題,審批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公司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生物原材料,加入試點后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們還在全國首創‘長三角一體化海關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協同模式’,目前已有18家企業參與試點,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約800萬元?!碧K州工業園區海關負責人介紹。
不破行政隸屬,卻能打破行政邊界,一體化制度創新持續推進,為廣大經營主體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去年8月,《三省一市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行動方案(2022—2025年)》印發,2022年度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重點項目也于去年11月發布。僅僅兩個月后,我省太初電子、力芯微電子、清聯智控就完成了3項高水平攻關任務,項目總投入達1.8億元,獲財政資助2500萬元。
“我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在長三角一體化科創云平臺上發布了需求。當時還有點吃不準,沒想到揭榜很順利,很快找到了企業和高校合作伙伴?!鼻迓撝强乜偨浝硇毂虢榻B,公司研發方向是運載裝備機器人,此次希望將智能化裝備應用于水下環境勘察,最終與上海中車艾森迪公司和天津大學達成合作。
示范先行,探索“跨界無感”一體化
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示范區由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組成,于2019年11月掛牌成立。
“這3年多來,示范區建設牢牢把握‘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探索路徑和提供示范。示范區的核心使命,是率先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率先探索從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介紹,3年多來,示范區已形成112項具有開創性的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面向全國復制推廣。
一條橫跨元蕩湖、長度585米的橋,連接了上海市青浦區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拔覀兘洺i_玩笑——在橋上散步,沒啥感覺就來了一次‘跨省游’。今年‘五一’假期我們全家來橋上走了一圈?!敝苓吘用耜惗涓嬖V記者。
群眾“跨界無感”背后,是制度改革的深入。據示范區執委會生態規建部副部長劉偉介紹,原來上海和江蘇的行政邊界非常明顯,難免出現“斷頭路”,雖然打通道路從工程操作層面很簡單,但難的是省域制度不同。為此,上海和江蘇水務部門溝通協商約3個月,形成一套“制度范本”——《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域項目水務準予行政許可判定書》,并委托上海市青浦區的建設單位代建。辦手續的時候,建設單位只需進一個門、送一套材料、出一個批文。
錨定“一張藍圖管全域”,在規劃管理領域的制度創新上,示范區聚焦省際毗鄰區域統一規劃體系,構建起“1+1+N+X”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這是全國首個獲批的跨省域法定國土空間規劃,為示范區規劃、建設和空間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據。(陳 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