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服務,讓基層成為矛盾糾紛“終點站”
原標題:省信訪局相關調研組赴無錫“解剖麻雀”
靠前服務,讓基層成為矛盾糾紛“終點站”
一些信訪事項被多頭受理、重復交辦;一些信訪事項由于跨部門、跨事權長期得不到解決;有些單位無論事項大小、輕重、難易,都拖到60日卡點辦結;有些職能部門簡單把問題推向基層,而基層又沒有處理權限,導致群眾跑來跑去、多頭信訪……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如何進一步提升質效、增強百姓的獲得感?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信訪局在省委主題教育第六巡回指導組指導下,圍繞信訪工作重點難點,聯系工作實際,梳理8個重點調研課題,班子成員和各處室負責人分別領題進行調研,梳理出26個問題,邊調研、邊檢視、邊解決,并依據我省近日修訂和出臺的《江蘇省信訪聽證辦法》《江蘇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辦法》,推動解決了一批法規制度滯后、責任認定模糊、化解方法專業性不強等帶來的信訪事項處理問題。
5月30日至31日,記者跟隨省信訪局相關調研組,赴無錫“解剖麻雀”。2013年前后,無錫的信訪總量一度較大。經過10年努力,無錫全市信訪總量比2013年下降63.5%,到省集訪量下降77.2%,重復信訪量下降45.6%,到省走訪量在全省占比下降11.6個百分點,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率達98.6%。
“接待室的工作人員都是信訪局的嗎?”在梁溪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省信訪局信訪督查專員訾富春詢問。
“既有信訪工作人員,也有輪駐部門。”梁溪區信訪局局長顧海萍領調研組來到大廳的公告欄前。公告欄上面寫著“常駐部門: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區信訪局”,并按周一至周五排出輪駐部門。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我們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矛調中心。”無錫市信訪局局長張曉波補充道,無錫建立社會及信訪穩定工作聯動機制,納入單位擴容至793家,橫向覆蓋所有職能部門、縱向貫通至社會治理網格。群眾到矛調中心反映問題,信訪部門前置分流,通過問題聯合交辦、矛盾聯合化解、工作聯合督導,避免信訪事項被多頭受理、重復交辦,讓群眾只需要“跑一地”,就能多渠道化解糾紛,也有利于跨部門、跨事權信訪事項的解決。一年多來,市矛調中心共接待群眾6400余批1.2萬余人次,矛盾糾紛一次性化解率達80%。
“過去接訪,我們會按照相關規定轉交給職能部門辦理,但有的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信訪。”張曉波感慨,“辦法都是被問題逼出來的,信訪部門必須要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推動問題解決。”
“現在,公安警務站接到非治安類矛盾糾紛,難以調處化解的,啟動警調對接機制,及時由矛調中心負責調處,這樣就能幫助我們發現視線外的矛盾。”張曉波介紹,從坐等百姓上訪,到主動下去找矛盾隱患,無錫激活“神經末梢”,依托鎮(街道)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和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村(社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室和平安“前哨站”,就近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矛盾調處、信訪代辦等服務,逐步激活每一個網格的信訪功能,發揮網格觸角敏銳優勢,滾動排查、主動代辦、吹哨報到、及時處置,努力構建信訪量自下而上逐級遞減的“金字塔”良性格局。
主動下訪,更要靠前服務。“百姓的家就是我們的辦公室。”濱湖區蠡湖街道美湖社區副書記周萍深切體會到,靠前一步將“觸角”延伸至基層網格,矛盾可能就化解在無形中。該社區有4500戶1.3萬居民,60周歲以上老年人占25%。社區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文化娛樂、自助體檢、老年餐等“一站式”服務;建成無錫首個社區級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就醫、配藥。“百姓舒心了,矛盾自然就少了。”周萍說。
“信訪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信訪工作不能僅僅依賴人,還必須依靠機制。”無錫市副市長張鎮認為,無錫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機制制度、強化監管,從源頭減少了矛盾產生。(楊 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