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场学术活动、50余位专家作主旨演讲、239位学者作交流发言、收到学术论文2000余篇、评出优秀论文512篇……截至12月下旬,省社科界第十八届学术大会系列学术活动顺利落幕。作为我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时间最长的年度学术活动平台,省社科界学术大会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共同牵头主办,省委党校、省社科院、市县社科联、省内高校及社科学术社团等多方协作参与,成为江苏社科强省、文化强省建设的一张重要名片。

  今年的学术大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开幕式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场、学科专场、学术聚焦专场、交叉学科建设专场、区域专场、青年学者专场、学会专场等13场活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大会期间,专家学者紧扣大会主题和各专场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党的创新理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指南。在这次学术大会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场活动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蕴”等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提出深刻理解和用好“两个结合”必须回答3个重要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问题,二是“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聚焦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和培育之道,指出当前视域下的文化主体性是指新时代文化的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与展现表达。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要从5个方面学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贡献,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主题,五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以“千年运河焕新与未来运河已来”为题对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作了初步总结,强调把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与会专家结合各自专业实际,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表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产业发展体制改革,推动新产业新动能蓬勃涌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培养造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急需人才。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从“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措施”“塑造与新质生产力跃迁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与发展措施。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成长春总结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从发展内涵、发展方向和时代特征方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教授沈坤荣则强调宏观治理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演变进行适应性调整,结合国家战略重点进行针对性布局,统筹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徐康宁认为,面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制度障碍,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推进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改革成果、人才评价制度,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与企业交流的障碍等。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吴跃农提出,要把对民营企业“平等对待同等保护”的要求落实好,尊重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要素”的平等地位,尊重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自己人”的平等身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上海金融学院原院长王洪卫围绕“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意见,他认为要注重实体经济产业培育,引导土地财政资金投向实体产业。《群众》杂志社原副总编辑、教授李程骅认为,实现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聚焦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提出要善用改革开放这个动力,做强产业和企业这个根本,用好城镇和园区这个载体,把握好环境和人才这个关键,做好就业和富民这个归宿。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成伯清提出了“现代化是不是等于现代价值观取代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是不是普适价值观”两个问题。他提出要构建多元对话,超越“文明的冲突”,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明选认为,数智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应共同探寻解决全球教育危机的崭新方案。数智时代虽然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本真,一定要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孙建军围绕“数智时代的人文社科交叉创新”主题,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切入,指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类科学和工程问题涉及很多领域和学科,需要不同背景科学家共同解决,大跨度、高聚焦的交叉创新势在必行。哲学社会科学要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方法,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支撑。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发祥指出,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当代学者理应对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有所贡献。构建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廖华谈及交叉科学研究中的气候经济、气候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建模的相关问题、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王建华指出,作为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的一部分,现代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工业化”。他认为,高等教育要超越工业化思维,除了培养人之外,不能急功近利地用一些绩效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

  此外,专家学者们还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法治江苏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深度及其多样性”“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性内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价值”“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逻辑”5个方面展开,提出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几点思考,认为要把“两个结合”更好地用于推进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站在良法善治的高度把握好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理念。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意涵,认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投射,不仅构成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范畴,而且成功塑造了法治中国的特定话语表达。(王淑芬 刘心怡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