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首届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对接会上看就业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呼唤新型人才
现场5000个岗位吸引众多毕业生寻找机会,但最终只有380多名毕业生与用工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在很多求职者努力寻求就业的背景下,不少人力资源机构和企业却反映招工不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毕业生如何转变思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12月27日—28日,江苏首届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对接会举行,记者进行了探访。
为期两天的合作对接活动中,23家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6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家江苏新增用工百强企业,13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以及8家银行创投齐聚扬州,与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先后举办了两场就业招聘会:一场针对高校毕业生,一场针对技师学院毕业生。
28日早上,在扬州技师学院的招聘会现场,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带着二维码现场吆喝、主动推介。公司当天招聘关键技术岗、检验岗、生产操作岗105人,试用期月薪5500—6000元,转正后月薪6500—7500元,半天下来收到50份简历。“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会操控机器,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新员工入职需要经过至少3个月培训才能适应岗位,我们非常希望一些本科生充实一线岗位,但很多本科生一心考公考编考研,对于入职企业兴趣不大,反而大专生、技校生对自身定位更准确也更稳定。”公司现场招聘负责人孙新翠表示。
现场参加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对接会的南京鹏达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国鹏告诉记者,与公司有固定合作的用人单位200多家,年招聘人数超过1万人,招聘岗位平均月薪7000—8000元。为提高应聘者的适岗能力,公司还为毕业生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这两年制造业转型升级后,企业大量需要电气自动化、半导体操作工、五轴数控加工、手工焊接等专业人才,但相关岗位招工并不容易。
“随着人工智能+各种产业领域,未来的数字技工和数字工程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熊国鹏表示,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技能蓝领的持续紧缺,未来技术工人的薪酬还会水涨船高,高校毕业生们与其盯着考公考编考研赛道而不得,不如及时转变思路给自己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制造业是江苏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主阵地。江苏技工院校每年向社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输送中级工以上毕业生约7万人。江苏省人社厅对全省13个设区市88所技工院校的2023届毕业生和2500多家合作企业的调查显示,94%的毕业生一年后仍保持稳定就业,超过15%和20%的毕业生分别供职于国家、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有较高平台的职业起步;约四成毕业生一年内跳过槽,其中因待遇更高、前景更好、专业对口等积极因素的约占90%;毕业生入职一年的月均薪酬水平接近4900元,而技能等级较高、从事前沿科技行业以及入职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的毕业生待遇更好,取得技师等级,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热门专业以及供职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毕业生月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
目前,江苏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100家,瞄准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定向招聘、技能培训、能力测评、用工余缺调剂、灵活用工等服务。2023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5.2万家企业派遣人员186万人,为1.9万家企业提供劳务外包126万人,提供猎头服务委托推荐岗位19.3万个,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天的合作对接会还首创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金融投资机构、产业园区、技工院校、用工企业的“五对接”合作交流模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就优质人力资源服务项目进行现场路演推介,把最新开发的实物型服务产品进行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形成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上下游、全链条、多角度、全方位的要素对接。(黄红芳)